一纵横配资
张学良访谈录
日本广播协会(NHK)(采写):《张学良访谈录》,周季华,蒋立峰(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张学良恢复人身自由后,1990年6月和9月受邀,在台北接受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的十个小时的电视访谈,回顾了事隔54年的西安事变的情况。这次谈话,是张学良走出蒋介石政治阴影后首次对外口述历史,其内容当年即以电视片形式公开。
二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展开剩余86%郭冠英、周玉蔻(采访);王念慈、郭冠英(制作):《世纪行过——张学良传》(纪录片),大好传播公司,2000年。
1993年,张学良先生在台北又接受台湾“中华电视”制片人王念慈和《联合报》记者郭冠英、周玉等人的采访。口述内容被制作成5集电视记录片《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七年后即2000年张学良百岁寿辰时,分别在台湾、香港两地播出。
张学良一生饱受各种抨击,经历过亲师挚友在阵前成仇的往事,导致自己被终生软禁。张学良将在《世纪行过》节目中畅诉初衷,勾勒他这“引颈就戮”的大快人生……
三纵横配资
张学良口述历史
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
《张学良口述历史》系缘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史学家唐德刚博士,于1990年1月至5月间,在台北北投张学良寓所和亚都饭店先后录下的11盘录音带,后由唐德刚先生根据张学良的口述整理成这本《张学良口述历史》。
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一部未完成的回忆录》,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翻开中国的近现代史,张学良是近百年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
过去一百年,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云人物涌现,但真正能改变中国发展轨迹,改写中国历史的人物屈指可数,而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凭借其爱国心、民族情,作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挽狂澜于即倒。
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在张氏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叶公超好色,顾维钧风流;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汪精卫、陈壁君的奇妙夫妻档;胡汉民发牢骚;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郭松龄宁折不弯,吴佩孚浪得虚名;阎锡山见风使舵、张宗昌能战、孙传芳不甘寂寞;以及溥仪溥杰,没落的皇室家族的种种……张氏的口述,随兴而谈,随意而至,流于细碎,却趣味盎然,更往往于不经意间,好比在历史的铁屋子里纵横配资,开出一片极窄的天窗,露出来的,是遍寻史书也不能得的真实。
四
哥大张学良口述历史
张学良(口述);张之丙、张之宇(访谈);《张学良口述历史》编辑委员会(整理):《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6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
1991年起至1996年止,历时5年,张学良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合作、由张之丙女士承担主要工作,堪称是最为充分、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张学良口述历史项目。
之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组织人员对张学良口述历史的访谈录音作了文字抄录,但由于历史、文化差异等原因,抄录的文稿差错很多,不堪使用。为使这一口述历史资料发挥应有的作用,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授权,圣智学习集团(Cengage Learning)和日本雄松堂联合当代中国出版社整理和出版这一口述历史资料,整理工作主要由当代中国出版社负责实施。当代中国出版社获得授权后,于2009年成立了“‘毅荻书斋’存藏‘张学良口述历史’整理与编辑委员会”。编委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辽宁大学、沈阳大帅府博物馆、温州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北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民国史和张学良研究专家、学者组成。经过反复研商,编委会制定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资料整理方案与细则。
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所藏的“张学良口述历史”资料较张学良的其他口述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这是张学良一生所做的口述回忆中时间最长,工程最为浩大,最有系统的。
2、口述内容广泛、丰富而详尽,不仅涵盖了张学良的一生,还涉及许多政治人物和历史当事人,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历史、艺术、宗教、哲学诸方面。
3、访谈时张学良所处环境较以前宽松,是历次口述中最为坦诚的,涉及的话题深度超越以往,对许多事件、人物、问题进行了评论,表达了晚年张学良对自己一生和国家、民族历史的总结性认识。
4、在诸多口述中,这是最正式的一部。全部口述历史工作经过张学良生前亲自授权。是 由世界口述历史研究的“重镇”——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完成并收藏的版本。
5、这是张学良口述历史中没有公开出版的。
五
张学良口述历史解密
毕万闻:《英雄本色——张学良口述历史解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本书内容有:自述“荒唐浪漫”,信奉国家至上——青少年时代的张学良;惟大英雄重本色——从赵四小姐私奔谈到张学良的“最爱”;抓蒋前的幕后较量等。
六
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
窦应泰:《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本书分为三卷:分别介绍“第一次口述历史——《世纪行过》”、“《张学良有话要说》——对日本NHK电视台口述历史”、“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的前前后后”,三次张学良口述历史。
中国人民大口述史研修班(第五期)报名(点击下方海报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五期)汇集口述史研究领域知名学者,深入探讨口述史的理论框架、方法论创新与实践应用。课程设置涵盖口述史的问题意识与操作方法、深度访谈技巧、集体记忆理论、情感转向研究以及AI赋能下的可能性路径等前沿议题。同时,通过农村减贫、乡村振兴、传统生态知识、非遗传承人与音乐家口述史等多领域实践案例纵横配资,展示口述史在记录中国社会变迁、传承文化记忆方面的独特价值。本研修班旨在培养学员系统把握口述史理论框架、掌握访谈实操技能、提升口述史分析能力,推动口述史研究方向着更加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为记录和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路径。
发布于:浙江省九龙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